北京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www.kstejiao.com/“哐当一声,张叔倒在了浴室里!”
“老张,老张,你醒醒。”妻子推开浴室门,看着眼前的景象惊慌失措,焦急地哭喊着。
张叔今年50岁了,平时为了保持健康,热爱锻炼。今早晨跑回来,张叔感觉流汗过多,决定洗个冷水澡。
没想到,冷水一浇,他就开始出现剧烈头痛,随后更是昏倒在地,不省人事。妻子发现后,立刻打医院。
经过CT、抽血等一系列检查,张叔被诊断为急性脑梗塞。医生在给张叔迅速完成静脉溶栓后,立即把他送至手术室进行了动脉取栓手术。术后张叔的症状显著恢复,慢慢能开口讲话,肢体也开始有力可以动了。
医生指出,冬天天气寒冷,而刚运动完身体很热,如果立即脱掉所有衣物,用冷水沐浴的话,巨大的温差就会让头部血管急骤收缩,引起血压快速上升,有时还会导致血管严重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发生脑卒中,危及生命。
一、澡洗错了,身体会遭罪
在冬天里,除了洗冷水澡容易引发脑梗外,如果洗澡方式不对,也很容易会导致各种疾病。
感冒:冬天的浴室潮湿寒冷,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会吸收很多的热量,,于是人的体感温度会更低。如果我们在洗澡的时候没有做好保暖工作,很容易会受寒,造成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晕厥摔倒:在冬季,刚开始洗澡的时候,由于脱衣服后身体无法立即适应浴室的低温,就会导致血压急速上升,然后用热水淋浴时,又会刺激血液循环骤然加快,血压快速下降,这种骤变很容易会造成晕厥,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和体质较弱的老年人群。
如果洗澡时间过长,超过30分钟以上,会增加人的疲劳感,加上浴室内湿度过高、通风差,容易造成人体缺氧,引发头晕、呼吸苦难、胸闷等症状。
另外,浴室地面湿滑,在走出浴室的瞬间很容易跌倒。很多老人就是因为在浴室跌倒而导致骨折,甚至引发心绞痛等疾病。
心血管疾病:洗澡时,热水的刺激会加快血液流动,心脏出现反射性的心率加快。当关掉水龙头后,或有寒气入侵时,人体的毛细血管又会收缩。
这样的冷热变化会不断刺激心率和血压,容易出现急性脑缺血,增加急性脑中风、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皮肤病:在冬天,由于气候寒冷干燥,人体的新陈代谢会变得缓慢,皮肤抵御外界伤害的能力也会减弱。如果频繁地洗澡,皮肤表面的皮脂被过多地冲走,就会导致皮肤出现龟裂,同时皮肤也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引发皮肤疾病。
二、冬天应多久洗一次澡?每天都洗澡好不好?
关于洗澡,有人认为每天洗澡身体才干净,有人则觉得冬天这么冷,隔几天洗澡应该也可以。那到底天天洗澡好不好?冬天是不是也该天天洗澡呢?
在现代医学的角度,每天洗澡并非必须,洗太频繁可能还有害健康。因为我们的皮肤表面有一层皮脂膜,能防止角质层水分过度蒸发,保持皮肤润泽,并保护皮肤不受外界刺激。
如果洗澡洗得太频繁,过度使用沐浴露和洗发水,或是经常用毛巾擦拭,都会带走过多的皮脂,破坏了皮脂层,导致干燥、瘙痒等皮肤症状的出现。
多久洗一次澡,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建议根据年龄、皮肤干燥情况、活动量多少、有没有流汗等综合考虑,具体要因地因人而制宜。
针对洗澡次数,中国皮肤科协会发布的《中国皮肤清洁指南》是这样建议的:一般情况下,每2-3天洗一次澡即可,炎热的夏天或喜欢运动的朋友可以每天洗澡。如果在干燥地区,或是寒冷的冬天,建议年轻人3-5天洗澡1次,老年人5-7天1次即可。
洗澡顺序,建议先洗脸,再洗身,最后洗头。因为洗澡时形成的蒸汽和温度,会让皮肤毛孔扩张,这时先洗脸部能让脸部堆积的灰层污垢较容易清洁干净。
洗完脸后建议应该先冲洗四肢,待全身适应于是温度后,再洗头。把洗头放到最后,是因为直接热水淋浴,会引起头部和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容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洗澡水温,建议保持在37℃-40℃为宜。水温太高不仅容易让皮肤干燥,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缺血缺氧。水温太低,则很容易使身体着凉。
洗澡时间,如果是盆浴,建议控制在20分钟左右,淋浴3-5分钟即可,老人可以适当延长。因为洗澡时间过长,浴室温度过高、通风不畅,容易引起心脏缺血缺氧,甚至会诱发严重的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
洗澡用沐浴露,无需全身涂抹,只需针对腋下、腹股沟、脚部等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使用沐浴露即可。一般来说,清水就能带走过多的皮脂分泌物和污垢,过多使用沐浴露反而会洗掉过多的皮脂,导致皮肤失去天然保护膜。
三、洗澡有讲究,做好5点洗澡更安全
洗澡时,除了要注意水温、时长外,一些小细节也要多加注意,这样才能洗得舒服又安全。
1、戴隐形眼镜不能洗澡
曾有报道,英国有一名男子戴着隐形眼镜洗澡,因为感染棘阿米巴角膜炎而导致右眼失明。而导致感染的就是棘阿米巴虫,这种寄生虫常见于水、土壤和空气中,尤其喜欢寄居在隐形眼镜上。
当人们佩戴隐形眼镜洗澡或游泳时,如果水中有这种寄生虫,那么感染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2、按摩前后一小时别洗澡
很多人喜欢按摩,既可以消除疲劳,又能舒经活络。有不少人会在按摩前或按摩后洗澡,觉得这样更卫生也更舒服。但实际上,按摩前后一小时,都不建议洗澡。因为洗澡时,热水会加速体表血液循环,导致体表充血。
而人在按摩时,气血会在短时内内充于体表。两者如果间隔时间过短,就容易等导致全身脏器缺血缺氧,引起头晕、恶心、晕厥等不适反应。
3、洗完澡不要马上就睡
洗澡后,皮肤的毛细血管会扩张,全身血液流动速度也会加快,身体此时处于相对清醒的状态,不容易入睡,甚至容易失眠。
建议洗澡后应该等待1-2小时再入睡,这时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了,皮肤表面的温度也会降低一些,此时入睡能有更好的睡眠质量。
4、洗澡不要用力搓
不少人喜欢搓澡,觉得搓出“泥”才算洗干净。但其实这些搓出来的“泥”,主要成分是皮屑、油脂、汗和灰尘,是我们皮肤正常代谢的产物,即使天天搓,天天还是会有“泥”的。
如果反复使劲搓澡,会破坏皮肤表面由角质层、皮脂膜共同构成的皮肤屏障,一旦皮肤屏障受损,皮肤的免疫力就会下降,面对外界刺激时的抵御力也会随之下降,于是便会很容易出现肌肤干燥、过敏、红血丝、瘙痒等症状。
因此,洗澡时切勿用力搓擦皮肤,重点搓一下脖子、耳后、腋下、手脚关节处等容易流汗和藏污纳垢的部位即可,力度以皮肤不发红不疼为准。
5、心脏不好不妨坐着洗澡
如果本身心脏不好,尤其是老年人群,洗澡的时候长时间站立,容易晕倒或滑倒。建议不妨在洗澡的时候,拿张小板凳坐着洗,不仅能节省体力,又不用担心会滑倒。
小板凳最好选比较稳固的木凳,塑料的通常不够结实,沾水后还容易湿滑,造成意外的发生。
洗澡虽然是很简单的日常小事,但如果洗澡水温不对、洗澡时间不对、洗澡方式不对,不仅洗不干净,还会伤害我们的健康,严重时更会危及生命。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正确洗澡,善待我们的肌肤,尽量避免意外的发生。
参考资料:
[1]冬季洗澡有讲究.健康时报,-11-23.
[2]按摩前后一小时别洗澡.健康时报.-12-20.
[3]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先洗头还是先洗脸?原来这些年都错了….科普中国.-11-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