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可达1
凭借独家品种连花清瘟在新冠疫情治疗中的大放异彩,以岭药业(.SZ)吸足了市场目光,今年一季度其股东人数由去年末的4.65万人激增至10.86万人。
但随着炒作热度渐渐褪去,以岭药业陷入“叫好不叫座”局面,股价近10个交易日已累计下跌24.06%。
净利润增速创7年新低
根据以岭药业最新发布的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实现营业收入58.25亿元,同比增长20.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6.07亿元,同比微增1.2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5.56亿元,较上年下降2.35%。
数据来源:历年年报整理营业收入增速创近6年新高,净利润增速创近7年新低,扣非净利润更是负增长,以岭药业的年报数据颇为“分裂”。
从年报来看,营业成本和销售费用增速较快,是以岭药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而这也是医药企业普遍面临的两大成本。年以岭药业营业成本为21.06亿元,同比增长29.15%;销售费用为22.27亿元,同比增长22.38%。
在销售费用中,市场活动费、推广及办公费同比增加18%至14.58亿元;工资薪金支出为4.36亿元,同比增加54%。年报显示,年以岭药业销售人员由人增加至人,同比增加%。
尽管以岭药业加大推广投入带动了收入增长,但同样使得相关成本大幅增加,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净利润增长。
同时增长明显的还有以岭药业的研发费用,在年达到了3.91亿元,同比增长23.38%。
年报显示,以岭药业在年整体的研发投入为5.15亿元,同比增长44.34%。这一研发投入占到了当期营收的8.8%,在中药行业中是绝对的高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年以岭药业将研发投入中的1.24亿元资本化,资本化率达到了24.13%,较上年显著增加了12.89个百分点。在增加研发投入同时,以岭药业或试图弱化对净利润影响。
从业绩成长性上看,以岭药业表现一般,但中药企业通常并不强调这点。良好的现金流、较低的负债、充裕的现金储备是行业特点,然而在一些方面以岭药业同样表现不佳。
年以岭药业的净利润为6.07亿元,但经营净现金流仅为.54万元,应收账款较期初增加4.98亿元,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净利润都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存在,现金流一般。
负债方面,年、年以岭药业的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三项有息债务均为0,但在年末出现了.14万元的短期借款,这或许是一种信号。不过以岭药业的资产负债率维持在较低水平,截至年末为12.31%。
以岭药业现金储备并不充裕,截至年末货币资金仅为7.3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8.08%。
毛利率整体下滑
从营收构成来看,医药制造业务贡献了以岭药业年的全部收入。
其中心脑血管类药物的收入占比为53.15%,抗感冒类药物的收入占比为29.24%,是以岭药业两块核心品类。
具体看,医药制造业务整体毛利率下降了2.17%。其中年心脑血管类药物实现营业收入30.96亿元,同比增长10.39%,毛利率同比增加0.47%;抗感冒类药物实现营业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41.34%,毛利率同比减少1.53%。
原材料和人工费用激增,是以岭药业毛利率整体下降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上市公司年报根据公开信息,以岭药业的心脑血管类药物主要为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而抗感冒类药物则是指连花清瘟胶囊。
以岭药业在年年报中引用了米内网数据,其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年度心血管疾病口服中成药销售收入排名中,分别排名第3名、第5名和第14名。连花清瘟产品在年度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收入排名位列第1名。
以岭药业的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津力达颗粒、养正消积胶囊和夏荔芪胶囊均已进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版)》,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连花清瘟胶囊\颗粒、芪苈强心胶囊、津力达颗粒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版)。
连花清瘟“出海”难
根据年报数据,连花清瘟的表现在年较为突出,带动以岭药业收入增长明显。
有医药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连花清瘟通常在流感季会迎来增长,年流感爆发情况就比较严重,是带动连花清瘟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一季度新冠疫情爆发,连花清瘟被列入国家诊疗方案得到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今年一季度,以岭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3.34亿元,同比增加50.56%;实现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增长51.88%。其在公告中表示,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连花清瘟产品的收入激增。
但整体而言,连花清瘟的业绩增长受事件性驱动更明显,后续发展存在不确定性。
尽管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发影响,连花清瘟胶囊已在多个地区获得上市许可,但其海外市场整体发展仍存在困境。
中国赴意大利抗疫医疗专家组成员、医院副院长杨珺超此前对媒体表示,虽然意大利同行对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非常感兴趣,但中药在意大利要真正进入临床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专家组带去的中药仅应用于当地华人华侨的救治。
以岭药业在公告中也曾提示,“目前海外销售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比例较低,暂未实现规模销售,对公司经营业绩不构成重大影响。”
心脑血管类中药面临挑战
尽管年心脑血管类药物的收入增长仅有10.39%,但贡献了以岭药业超过一半的收入,是其持续经营了十多年的“基本盘”。
目前,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销售规模进入“中国城市公立、县级公立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用药TOP20”,其市占率分别为通心络胶囊(5.68%)、参松养心胶囊(5.15%)、芪苈强心胶囊(1.86%)。医院市场中心脑血管领域中成药市占率最大的企业。
这部分业务增长的逻辑是心血管类疾病死亡率逐年升高,同时人口老龄化加剧,市场对于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需求将增加。
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一直位居第一,且死亡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城市居民心血管病的死亡率从年的/10万增长到.11/10万。
同时有机构预测,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万人;到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而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大。
不过,前述行业人士表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还是以西药为主,效果快而且稳定。此外,整个中药行业面临医保控费冲击,个别省份把中药列为了辅助用药,面临报销比例降低、使用量受限制。
受两票制、一致性评价等政策冲击,以及药监部门对中药注射剂的严格监管,医院心脑血管类中药在年销售额首次出现缩水,同比下降6.41%,为.43亿元。
新药研发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