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这个词也许很多人都并不感到陌生,在生活中会或多或少的接触到,这个词的根源也是源远流长,可以从佛教寻找到它的踪迹,比如说佛教的打坐。和尚在敲木鱼的时候,或者说道士在打坐的时候,都可以看成一种冥想,他们的表现形式无外乎静静地盘腿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那么与冥想这个词语,关联非常紧密的就是瑜伽了,瑜伽相对于佛教来说,传入中国在中国比较流行的比较晚,在近现代在中国非常的流行,很多女性都喜欢用瑜伽来塑造身体美,男性喜欢用瑜伽来放松精神压力。
瑜伽的冥想有坐姿,也有躺着的。瑜伽的起源在喜马拉雅山山脉。一些人喜欢冥想或者说是在睡前冥想,有助于放松精神压力,其实在睡觉前还冥想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处,那么这些好处都有哪些呢?
调节生理平衡,瑜伽的起源是因为瑜伽的祖师看到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常常处在一种安静的状态,来修复自身的损伤,他就根据这些动作发明了瑜伽,来调节和恢复自己的身体。可以在冥想当中慢慢的恢复,身体或者内脏一些细小的创伤,身体处在安静的状态,让身体的各个器官处于平衡的状态。
美貌身体和面容。喜欢冥想的人一般都不会太胖,在睡觉前冥想能调节胃部和肠道中食物和细菌的状态,使得处于安静的状态,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这样不至于在睡觉的时候让腹中的食物堆积。比如说练习瑜伽的人就会身形优雅一些。
对于心血管疾病有一些好处。因为冥想需要自身的安静,和持续一定时间,并且不要乱动。至于自己的思想,其实人本身控制不住,只要放松下来,不至于太过紧张就可以了。这样的情况属于心平气和的状态,就会让自己的心跳渐渐的缓和和充实,不至于因为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让心跳不稳定,造成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在冥想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修复效果。
有助于睡眠。现代人有很多人有这个坏习惯,睡觉前抱着手机玩一大会儿,这种情况还不如坐在那里,或者躺在那里,什么也不干什么也不想,放松身体去冥想一会儿,这样有助于睡眠,相当于在睡眠之前让身体和思想提前进入状态。
不同的派别,冥想的姿势也有所不同,但都是殊途同归,下面给大家介绍一种古老的印度式,平躺式。
将身体平躺在瑜伽垫上或者床上,双脚张开,双手平放在地面上。
调整自己的呼吸,缓慢而深长。
放松自己的身体每一个器官,发送自己的身体。
最高的境界就是让自己的思想长时间固定在一个意念对象上,这个就是比较高级的层次的,许多所谓的大师也不一定学会。普通人只要学会前面的三个,身体放松了,精神也会放松,达到缓解压力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样的睡前冥想是非常的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