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天只需二十分钟,预防心脑血管病真轻松 [复制链接]

1#

在我们千百年来传承的中医文化中,以中医保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

手腕(手脖)、脚踝(脚脖)、颈项(脖子)被中医统称为“三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可以重点进行手腕部分的按摩。

手腕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脑”,此处有6条经络通过,包括心、心包、肺,大肠、小肠、三焦经,如果能进行适当的按摩,能充分调动身体正气,使元气通畅,增强身体抵抗能力。

每天只需花20分钟的时间坚持进行按摩,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下面就来教你怎么做。

可用一只手对另一只手腕进行按压,或沿某一方向做圆周运动;也可用双手手背进行相互按摩,或用双手交替对另一手腕周围进行捏按。

此外,还可经常做手指伸缩、互抓、互拍运动,同样能起到调理气血、畅通经脉的作用,对手麻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拍打心经:心经是人体十四经络之一,此经脉在胸部与上肢的直行脉是重由心系分出后返行向上与肺相连,然后向下出于腋窝之下,沿着上臂内侧后缘,走在太阴与手厥阴经之后侧,下行至肘关节内侧后方,再沿着前臂内侧后缘,抵达掌后腕关节部的尺侧豌豆骨突起(手锐骨),进入手掌内尺侧一边,然后沿着小指的桡侧到达其末端。

建议患者可以循着心经走向,由上向下拍打,每日一两次,每次3分钟左右。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拍打时的力度切勿过大!如果自身凝血功能不好,是不适合拍打心经的。

拍打心包经:手阙阴心包经,本经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向下穿过膈肌,络于上、中、下三焦。

其分支从胸中分出,出胁部当腋下3寸处天池穴,向上至腋窝下,沿上肢内侧中线入肘,过腕部,入掌中,沿中指桡侧至末端中冲穴。另一分支从掌中分出,沿无名指尺侧端行,经气于关冲穴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简单来说,心包经是循着人体胳膊中线而行,从乳旁到中指间,这就是心包经循行的路线。

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外面的一层薄膜。它能够代心受过,替心受邪,即外邪侵犯人体时它可代替心去承受侵袭。而敲击或揉按心包经可使血液流动加快,使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剥落,随后排出体外。它非常好找,也便于按摩。凡是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都可以好好调理一下心包经。

保健方法类似于拍打心经。循着心包经的走向,由上向下敲打或按揉,每日一两次,每次3分钟左右。

建议即使没有这方面病痛,但压力比较大的人们,也可以多与它“打交道”,因为它就是生命的“守护神”。

如果一个人心脑血管有问题,那他的心包经肯定堵塞了。这时一定要尽早打通心包经。

值得一提的是,选心包经拍打时,建议选择左臂,因为左臂离心脏较近。

看!每天只要花上短短的20分钟,就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快来试试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