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寒潮袭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时刻到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hunan.ifeng.com/a/20170705/5797804_0.shtml
                            

原创yishicankao医食参考收录于合集#心脑血管24个

冬天,对于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来说,不仅意味着寒冷,更是一次生命的考验。

现在各个地区都在断崖式降温。河北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10到14℃,局部低温甚至跌至零下30℃。沈阳今天的最低气温也达到了零下15℃。隔着屏幕都感觉了寒冷吧……(哈~哈气~起雾~)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很多人都不知道,寒冷,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很多老人,心血管本来就有问题,寒冷的冬季就更是「雪上加霜」。

统计调查发现,冬季心绞痛的发病可能性,高出其他季节30%。而气温每低1℃,心肌梗塞发病率就会增加2%。

此外,中风、慢阻肺、肺炎、骨折等致命性疾病,也都在冬天更为多见。

因此,冬天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高于其他季节。我们站在健康的角度,不得不提醒一下:

影响病情4个的因素

冬季除了气温降低对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还可能由于患者改变饮食、起居方式等,间接地使病情有所变化和进展。

①饮食不当:

寒冷会刺激人的食欲,过剩的营养物质和热量摄入会进一步破坏患者体内的代谢平衡,影响血脂、血糖、尿酸等各项指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特别是那些富含油脂的肥美食物,会促进血管内壁的血脂沉积和斑块形成,加速心脑血管损伤的进展。

②吸烟喝酒:

冬季的节庆、聚会较多,很多人,尤其是男性朋友往往沉浸于吞云吐雾或觥筹交错的欢乐气氛中。

而现实是残酷的,长期大量喝酒、抽烟会对全身的重要器官,包括心血管、大脑、肝脏等造成严重损伤。可以说,喝进去的酒、吐出来的烟消耗的都是宝贵的生命。

③缺乏运动:

天气寒冷常常使人不由自主地窝在家里看书、看剧、玩手机。

一方面吃得多,营养过剩;另一方面却没能把热量及时消耗掉,最后大多转变为脂肪囤积起来,造成体重上升,给心血管系统带来更大的负担。

④睡眠不佳:

中老年人睡眠本来就不太好,在寒风呼啸、大幅降温之际,如果室温过低更是令人难以入睡。睡眠不足也是引起血压升高以及冠心病、脑卒中发作的危险因素。

4种方式加强自我监测

①按时复诊

有些患者因为天气太冷,出门不方便,医院复诊,认为只要继续按照原先的剂量吃药就行了,有时即使出现了血压、血糖的异常波动,也不以为意。

事实上,在任何时候,对异常症状、血压超标等放任不管都是非常危险的,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或者病情加重,都应该及时就医,尽早进行干预,尽可能维持病情稳定。

②做好防寒保暖,避免温差过大

在家一定要保证室内温度,在寒风呼啸、大幅降温之际,没有暖气的家庭应开启空调或取暖器,温度可设定在18℃左右。

适宜的温度既有助于保护脆弱的心脑血管,又能确保良好的睡眠质量。当然,天寒物燥,又处于暖气环境中,要记得每天适当多补充一些水分。

有事外出时,务必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通常穿几件衣服层叠的保暖效果会优于穿一件特别厚重的衣服。为了保护头面部,建议最好戴上帽子、口罩、围巾等。

③合理饮食,科学进补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冬季务必注意节制饮食。

冬天常见的各种腌腊食品往往含盐量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只能偶尔品尝,日常饮食仍以选用新鲜食材为好。

中国人有冬令进补的习惯,而对于患有心脑血管慢性基础疾病的人来说,应切忌盲目跟风进补。

④戒烟限酒

建议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好戒酒、戒烟。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特别要注意避免过量喝酒干扰血压、血糖稳定。

冬天室内环境相对封闭,抽烟不仅影响自己的病情,还会损害家人,尤其是孩子的健康。

⑤坚持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很重要。

一方面,运动有助于消耗多余的热量、控制体重;另一方面,运动能锻炼肌肉、强化心肺功能,更好地抑制“三高”病情的进展。

总之,天冷之后血压不稳,心脑血管疾病高发。

但大家要采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的态度,注意以上几点,度过一个血压平稳的冬天!

===

专家指导/曾卫华(医院)

本文合作作者/yishicankao

编辑/azeliang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