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儿童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50102/4549560.html导读
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脑梗塞等)是影响健康的头号杀手,在提倡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天气变化给心脑血管带来的影响。有研究表明:气温每降低1℃,收缩压就会上升1.3mmHg,舒张压会升高0.6mmHg。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之一,很容易诱发脑出血和心绞痛发作,血压波动较大时又容易诱发脑梗塞,可以说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加重与气象条件有关。
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季节。心脑血管病患者自秋季起就开始增加,特别是在降温幅度大的日子里,冠心病患者和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者尤其要多加注意。
这是因为当温度低于或高于某一临界温度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或升高,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升高。气温较低时,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血栓,造成血管堵塞或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塞等疾病发作。同时,在寒冷刺激下人体内激素儿茶酚胺分泌增多,从而引起血管痉挛、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诱发心肌梗死、脑梗塞。此外,随着气温骤降导致人体血管收缩,血压突然升高,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引起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多发季节,心肌梗死、心衰、心源性猝死、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在冬季复发的概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2~3倍。
因此专家提醒,秋冬养生更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恶化。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充分认识疾病
要对自己所患疾病有充分认识,避免思想上的轻“敌”,积极治疗心脏原发疾病,坚持自测血压、严格健康膳食。同时,要定期检查心电图和血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了解天气情况
要重视和了解天气情况,及时收听气象预报,以便能随时增减衣物。
3
早发现早治疗
一旦发生20分钟不缓解的胸痛,要尽早呼叫到医院救治。一些心血管病在发作之前是会有预兆的,如心梗发作前会有胸闷、暂时心绞痛的症状,出现这些先兆时就该提高警惕,及时就医处理。
4
健康膳食摄入
日常饮食中,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日间多喝淡茶,尤其是普洱茶,对心脏有保健作用
5
控制情绪,保持身心愉快
冬天万物萧瑟,人们的情绪也会有所影响和波动。提醒大家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避免情绪失控。做到“既来之,则安之”,乐观对待疾病和生活中的波折、打击,保持情绪稳定,才可尽快康复或减少疾病发作。
6
适度运动锻炼
心脏病患者平时还是需要多做一些适当的有氧运动,强健身体。例如爬山、跳跳广场舞等,运动时要以自己身体舒适、心情愉悦为度,同时更要注意保暖。
7
预防清晨心梗
三杯安全水:临睡前最好喝一杯水,夜间醒来喝一杯,晨起醒来先喝一杯水。充足的水分可有效避免血栓形成。
晨起一次药:清晨醒来即时服当天的第一次药,有利于控制冠心病的发病。
“三个三分钟”:醒来后先在床上静躺三分钟;起床后在床上静坐三分钟;下床后停三分钟再活动。让身体完全反应过来,有效防止心肌梗塞。
上午6-9时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冠心病患者不宜此时间锻炼,尤其是遇到降温的天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