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联合国糖尿病日糖前期需要吃降糖药吗 [复制链接]

1#

年11月14日是第14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护士与糖尿病”。

旨在强化护理工作者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干预糖尿病危险因素,促进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切实降低糖尿病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作为当今社会“富贵病”之一的糖尿病,不仅发病率高,还日益呈现发病率低龄化的态势。面对这来势汹汹的“糖衣炸弹”,普通人该如何应对呢?

1糖尿病低龄化趋势

根据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人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12.8%(如仅根据相对宽松的WHO标准,则患病率为11.2%。),糖尿病前期患病率高达35.2%。糖前期患者也越来越年轻,18-29岁人群中患病率已达到20.2%,40岁以上人群中更是超40%处于糖尿病前期。糖前期患者若不加以控制,糖尿病患病率还将继续上升;及时发现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对其进行有效干预是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发生的关键。随着糖尿病的不断低龄化,很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有了糖尿病的“症状”,作为糖尿病早期患者,这些人是十足的“准糖友”!然而,糖尿病早期患者需要服用降糖药吗?这些“症状”可逆吗?

2重视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对患者身体的伤害是非常大的,众多的危害都是不知不觉中出现的,许多的人对糖尿病的了解都不是太深,不知道具体的威胁危害都有什么。

1、对肾脏的危害

因为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肾小球微循环滤过压异常升高,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

早期表现为蛋白尿、浮肿,晚期发生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2、对心脑血管的危害

心脑血管伴随症状是糖尿病致命性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广泛小血管内皮增生及毛细血管基膜增厚的微血管糖尿病病变。

血管收缩与扩张不协调,血小板粘聚,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形成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高血压,致使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得病人数和死亡率呈上升指数。

3、对周围血管的危害

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

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

4、对神经的危害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最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

5、对物质代谢的危害

糖尿病对物质代谢的危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引起糖代谢严重紊乱,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加速,酮体大量产生,组织未及氧化,肺及肾也未及时调节排出酮体,血酮浓度明显增高,出现酮症酸中*和高渗性非酮症昏迷,病死率极高,需紧急救治。

3“准糖友”如何有效干预?

糖尿病是个“好吃懒动”,“无知无畏”的病,所以,饮食管控才是糖尿病的“根”。尤其是在糖尿病前期,我们通过饮食运动干预就能成功逆转高血糖,且越早干预,恢复的可能性越大。资料表明,新发高血糖第1年,大约70%的人可以恢复;高血糖第2、3年,完全恢复的可能性也能达到30%--50%。干预的方法应当首选以调整饮食和增加运动为主的生活方式干预,(以下可能都是一些你听过无数次的话,但是我还是要重复一遍!)避免暴饮暴食,避免大量摄入高热量、高油脂类的食物,生活要规律,避免久坐,要加强运动锻炼,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体内的胰岛素来减轻体重。
  不过凡事不绝对,对于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运动,也不能完全控制饮食的人,或者经过3月以上饮食运动干预,血糖仍然不理想者,则应该听医生的话,适当用点药物更有助于血糖的控制。对于那些生活方式干预难以依从,但有预防意愿、经济条件允许、且经医生判断能够从药物干预中获益的人群,也可以考虑药物干预。这里要提醒各位一句,不要以为“久病能成医”,那些主治医生、主任医师可不是因为“病”的时间久。正确对待糖尿病这个“敌人”,认真遵医嘱,认真执行在日常的一餐一食,一举一动中。目前,常用的药物为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这两种药物通过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内的胰岛素,从而保护了胰岛功能,延缓了胰岛功能的衰竭,能起到延缓糖尿病发生的作用。所以,这个逆转糖尿病的*金阶段一定要抓住,从根上做起,效果就很好,药物并不作为第一推荐!关于糖尿病的更多问题,小优会在后续做详细梳理,希望“糖友”们可以积极面对,正确治疗,早日康复,从容生活。如果觉得我们的文章不错,欢迎转发好友或朋友圈哦?*本文仅做疾病科普使用,病人需根医院就诊,治疗方案请遵医嘱!-END-觉得内容有用的话,请给我们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