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健康在线健康生活远离脑卒 [复制链接]

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病已然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中脑卒中导致的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死亡会给患者家庭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那么,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提前发现和预防脑卒中呢?

医院西院区内二科副主任代莉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

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TOAST分型将脑梗死按照病因的不同分为五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和心源性栓塞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类型。

针对发病率最高的这两种疾病我们都如何诊断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血栓形成,动脉到动脉栓塞,载体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或动脉远端低灌注等,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中老年人,病前多有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等,安静状态下或活动中起病,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反复发作。

取决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梗死的范围与某一脑动脉的供血区域相一致,主要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在发生基底动脉闭塞或大面积脑梗死时,病情严重,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心源性栓塞-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有心房颤动或风湿性心脏病等病史。

一般发病无明显诱因,也很少有前驱症状,心源性脑栓塞是起病最快的一类脑卒中,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达到高峰,多为完全性卒中。

起病后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多较短。当颅内大动脉或椎基底动脉栓塞时,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短时间内患者可出现昏迷,心源性栓塞引起癫痫发作发生率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发现脑卒中

脑卒中的主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口角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中风是一种适应于国内的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刻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代表:查2只手臂是否单侧无力

“0”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三步观察怀疑患者是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我们怎样预防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是减少脑卒中发病以及复发的关键。

脑卒中的一级预防:是指疾病发生前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调整和药物调整。生活习惯控制包括:加强体育锻炼、合理饮食、戒烟、限酒。药物控制包括通过药物对基础疾病进行干预,如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以及房颤等的药物干预。

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预防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再次发病,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降低血栓风险,以及对血管狭窄、动脉病、烟雾病等进行手术干预,预防脑卒中的再发。

怎样专业治疗脑卒中患者

脑梗死的治疗,分一般治疗和特殊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吸氧

2.控制血压准备溶栓者,血压控制在/mmHg以下,缺血性卒中后24小时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mmHg,可予缓慢降压治疗。

3.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7.8-10mmol/L

4.降低颅内压

5.吞咽困难应用鼻饲管进食预防吸入性肺炎。

6.发热、感染中枢性高热的患者以物理降温为主。患者平卧时头偏向一侧,经常变换体位,定时翻身拍背,加强康复活动预防肺炎发生。

7.预防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8.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9.预防及治疗心脏损伤

10.治疗癫痫有癫痫发作时给予抗癫痫治疗,孤立发作一次或急性癫痫性发作控制后不建议长期使用抗癫痫药。卒中后2-3个月再发的癫痫,建议常规治疗进行长期药物治疗。

11.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卒中后应鼓励患者尽早活动、抬高患肢;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

1.溶栓治疗

2.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3.神经保护治疗

4.中医中药治疗

5.康复治疗:康复对脑血管病的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除运动康复治疗外,还应注意语言、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常存在各种后遗症,包括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严重影响生活。及时的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至关重要。

理论上来讲,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即可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越早的开展规范的康复治疗,患者的预后将会越理想。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疗法、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矫形器治疗、中国传统治疗以及康复护理等。

科学运动国内外研究表明适当运动不但有助于保持健康的体重,还能够降低患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2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和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风险;适量运动还有助于调节心理平衡,有效消除压力,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

定期锻炼的益处

提高最大耗氧量、降低静息心率、降低血压、提高心肌力量和效率、增加慢波睡眠、控制血糖、控制血脂、减少肥胖、延长寿命、减少某些癌症风险、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消极情绪。

常见的运动项目

走路、慢跑、爬山、跳舞、踢毽子、打乒乓球

科学运动的原则和要求

◆自觉愉快

◎在家---体会劳动的乐趣

◎外出---增加步行机会

◎工作---避免久坐不动

◆循序渐进

运动持续时间:从每次5分钟逐渐增加到30分钟

每周运动次数:从1次逐渐增加到5次

◆适量适度

5-17岁:每天60分钟中高强度运动,每周3次较高强度运动

18岁以上:每周分钟有氧运动。每周2天大肌群抗阻运动

老年人:每周至少3天提高平衡能力和预防跌倒的活动

◆确保安全

◎携带必要的物品

◎做好辅助运动和自我保护

◎注意运动强度和环境

◆持之以恒

运动需要经常、反复、持久地进行,才能逐步取得进展。即使已经取得效果仍需巩固,中断运动效果也会衰退,应不断强化。

《医院健康在线》播出时间

[安丘新闻综合频道]

7::::::25

[安丘民生频道]

6::::::4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