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秋冬交替,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进而诱发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山东省泰山疗养院(医院)卒中单元负责人苏吉亮主任医师提醒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会出现一系列征兆,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人群更需警惕。
提醒: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前有征兆
记者从山东省泰山疗养院了解到,入秋以来,到医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明显增多,尤其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居多。
据介绍,由于秋冬季气温降低,受寒冷刺激,人体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心脏负荷增大、血管阻塞,从而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从临床上来看,半数以上的脑中风患者是因为秋冬季天气变冷而发病。苏吉亮表示,每年的10月份至12月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老年人、肥胖人群以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人群更容易中招。
苏吉亮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在发作前会出现一系列的征兆,比如胸闷、胸痛、心慌、气短、胸骨后或心前区刺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短时视物模糊;失眠、健忘,晨起后感到疲乏,浑身无力;四肢麻木、面部麻木,说话不清楚、口角流涎等等。
支招:科学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老年人来说,秋冬季应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呢?
对此,苏吉亮主任医师结合30多年的临床经验给出如下建议:一是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血脂,尤其是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人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