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现如今已经不是一种让人陌生的疾病了,它通常在中年人群发病率最高,可是也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尤其天热,下雨,潮湿,闷热难耐、情绪急躁、心神不宁,炎热的夏天更导致血栓疾病出现高发。患上血栓的人,最常见的后遗症就是偏瘫,生活不能自理,所以这种疾病已经严重危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一般血栓发作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信号,最好提高警惕。血栓危害大,有血栓会有4个表现,做好5件事,远离血栓,安全度夏。
有血栓会有的4个表现
睡觉流口水
如果睡觉时一反常态的老是流口水,那就应该注意了。而且这种流口水,并不想劳累或者说有口腔溃疡等疾病时一样,睡觉时头侧向哪一边就往哪一边流,而是总朝一侧流。这主要是因为脑血栓造成咽腔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单侧的吞咽功能障碍。而且,同时还会出现说话不利索,舌根发硬,整个面部会出现轻微的僵硬,如口角歪斜等,这些都是轻度脑血栓所致,医院采取治疗。
突然眩晕
突然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这种眩晕可能是眼前一黑,也可能是对手脚一时失去控制。它可能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其是在清晨起床时发生的最多,一定要警惕。此外,在疲劳,洗澡时也容易发生。其中以高血压人群居多。所以说,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若两天内连续眩晕五到六次,那么发生脑梗死或脑出血的机率就会增加。
手脚乏力
脑血栓经常在不用经意时发病,刚刚开始时于一侧上肢有不适感,常感到运动时不灵活,之后在几个小时或一到二天的时间之后,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积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都患有不适感,无法正常活动,只有靠被动运动来完成,手脚有时感到麻木,浑身无力,四肢酸痛等症状。所以,不要因为一点的手脚乏力而疏忽身体的变化,更不要想着休息一会就会恢复,若有明显的医院检查。
胸闷胸痛
在运动后,会发觉心脏的能力变差了。而且在生气,紧张和压力过大时,也会出现胸闷的现象。有时还会有心绞痛,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会有胸部被挤压的感觉,疼痛通常由胸骨后开始,也有可能发生在手臂,肩膀,颈部,喉咙或背部,甚至有人会有消化不良的感觉。总之,身体有异常感觉,不要凭经验随便吃药,医院检查,以免酿成大错。
做好5件事
多喝温水
夏天气温高,即使不运动也会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中的水分不足,血液黏稠最容易引起血栓和脑血管堵塞。所以,提前补充水分十分重要,预防血栓最有效的方法是睡前、起床后喝一杯水。最好是温水,少喝冷饮。但要注意,运动饮料等清凉饮料和茶类不包含在内。它们不但对身体无利,反而有害。
饮食清淡
夏季天气炎热最主要的就是防暑降温,在饮食方面,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能过度食用油腻食物,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食物,适当多吃消暑祛湿的食品,如白开水、新鲜果汁等。另外,饮食还要注意洁净,如果一旦造成腹泻,也有可能会诱发脑梗塞。
不要久坐
现今是网络的时代,基本人们工作时都对着电脑,可是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流速减慢,血液瘀滞从而导致血栓形成。因此,长期坐在电脑前工作或上网游戏1~2小时,就应该站起来运动一下;多做小腿和足部的运动,如有意识地伸展下肢,做下蹲等动作,加快下肢血液流动,这样就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疾病的发生。
经常运动
夏季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呆在家里,很少出去运动。其实长时间不运动血液循环就会减慢,容易形成血栓。而积极主动参与运动锻炼,将有效的减少血栓风险。适当运动可以增强新陈代谢,运动还能改善血液循环,使心脏维持功能,保证脑供血。但由于气温高,活动量也不要太大,早晨或下午天气稍微凉爽的时候可适当散步等有氧运动。
保证睡眠
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血栓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在夏季高温情况下,睡眠不足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同时心情烦躁出汗多,造成体液大量流失,结果血液黏稠,导致心脑血管堵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而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含氧量低易引起心肌缺氧进而引发心脏病。所以,夏季对血栓的预防不可放松,保持充足的睡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