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秋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中老年人这样应对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 http://m.39.net/pf/a_4780745.html
进入秋季以来,昼夜温差增大,气温也持续走低。低温导致血管收缩变细,易引发心脑供血不足,而秋季天干物燥、体内供水不足、血液粘稠度增加,更加重血管堵塞的风险。由此,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我院治疗案例

患者信息:梁先生,58岁,患有冠心病5年多,已做支架手术,10月初就诊。

患者主诉:最近时常感到胸闷、气短、没劲、心发慌,也有一直吃药但最近感觉有些频繁。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发现血管的狭窄程度又增加了一些。考虑到情况不算严重,开服西药后便返回家中。在家人的建议下,到我院寻求中医诊治。

查体:面色白,无血色,自汗、舌淡苔薄,有齿痕,脉弦细。

经丘云峰医生综合辨证患者为气虚型,治则以补养心气、温阳活络为主,施以针灸和艾灸中医外治法,配以温补心肾的中药开服两个疗程,并叮嘱其注意饮食调节。在患者的积极配合下,患者的症状已经明显减缓,胸闷气促的情况没有再出现。

秋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

1.秋季是从夏季到冬季的过渡性季节,寒暖渐变,常常不易立即感觉和体验到,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复,寒而复暖,暖后又寒,使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胜防;

2.秋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变细,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

3.秋冬季,天气干燥,呼吸会消耗大量水分,加上日常补水不足,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可能致使血管堵塞;

4.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得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形成血栓。

一提到心脑血管疾病,许多人认为只有老年人才会发病,事实上这种病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发病人群。近几年来,年轻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并且发病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整体来说呈年轻化倾向。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与高脂、高盐饮食有关,其实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三餐不定、多坐少动、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会导致病发。

5种人群重点防范

1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身体抵抗力普遍下降。如若出现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应引起警惕。

2

肥胖人群

肥胖的人除了脂肪过多外,往往还伴随着血液中的胆固醇超标,这就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了病发的隐患。

3

过度饮食人群

吃得多,摄入的热量就多,多余的热量很可能就会转化为脂肪,从而导致肥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4

嗜烟酗酒人群

吸烟喝酒会对血液循环及内脏造成伤害,进而出现血流不畅、血管痉挛的毛病,最终极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5

压力过大人群

压力过大会影响到整个神经系统,导致精神紧张,从而影响到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导致人体器官功能紊乱乃至失衡,如此一来就极易造成动脉硬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提示:预防最重要的发生

中医认为,秋季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阳气逐渐衰退,生理功能趋于平静,天气干燥,气候渐凉且气温波动较大,是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事之秋。

正因为秋季气候干燥,经过一夜的睡眠,吸进的多是干燥的空气,呼出的却是湿润的二氧化碳,所以要消耗掉人体内的大量水分。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粘度较高,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缓慢,加上血管壁较硬、较脆,缺少弹性,一旦血液流动受阻,易发心脑血管疾病。秋季天气是逐渐转凉的过程,特别是秋雨后,气温突然变凉,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突如其来的寒凉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直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等。

中医历来重视秋季养生,其养生的整体观念为“天人相应,顺应自然”,与万物共生共荣。中医认为,燥为秋季的主气,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故此,我们应适当进行调养,使体内阴液旺盛,从而达到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健康长寿的目的。

心脑血病的

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疗并举

中医诊疗

1

药疗

注意控制血脂、胆固醇、血压、血糖在正常指标,通过中医辩证心脏病的气郁、寒滞、血瘀、痰凝等釆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如行气、温经、活血、化痰而达到治本的目的,从而在根本上恢复心脑的生机功能。

2

动疗

动疗之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散步。散步能很好地把情绪执著的心情通过外境的变化消散于无形。不主张有心脑病者剧烈运动。《*帝内经》中的千古名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清静养神、乐观恬愉。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怒喜思悲恐都不可过度,这是中医养心的根本,也是治疗当代人心理疾病的良方。

3

食疗

食疗是让心脑血管健康有序地进行新陈代谢,饮食应厚薄结合:对厚味食品浅尝辄止、少食糖与盐,勿过度饮酒,勿过食油腻、生冷、煎炸、烧烤;薄味指饮食以清淡为主,每顿饭七分饱即可。总之,饮食应注意6个字,即低脂肪、高纤维。

温馨提示

在秋季要为身体多补充水分,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持适当的运动量,远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让身体过度劳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