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秋,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来啦 [复制链接]

1#
内蒙古白癜风QQ群 http://www.horseallies.net/feidian/670.html

立秋是24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经°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我国有句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从这一天起,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也不可小觑。

立秋过后,虽然白天还会有些燥热,

但晚上相对来说稍微凉爽些,

然而夏秋季节交替的时候,

中老年人更要谨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什么秋天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昼夜温差大易诱发心脑血管病。

很多人夏天的时候血压控制得很好,甚至不用吃药都能保持稳定,但一到秋季血压就频频升高。这是因为血管对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在夏季,它处于舒张的状态,一旦遇到气温骤降的情况,血管就会收缩,导致管腔狭窄,容易引起血管痉挛和血压波动,给心脏带来极大的负担。

夏秋交替的时节,气温忽上忽下,这种交替的冷热更会引发多种心脏疾病。冷环境下,血管会收缩;而热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较多,导致血管有效循环量减少,增加卒中(中风)的发生率。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未病先防”,即便心脑血管患者没有发病,也要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

如何预防?

坚持测血压

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变化会直接影响血管的健康状态。心脑血管患者一定要时刻监控血压,对于尚未发现问题的老年人,也最好每周测一次血压。

分享 转发
TOP
2#

随着科学医疗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命在不断的延长,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增高。有不少老年人平时身体还挺壮实,退休后正值儿孙绕膝,却突然因患冠心病、脑中风等病卧床不起,痛苦万分,给晚年的家庭生活蒙上一层阴影。但也有不少老年人,虽已古稀,仍银发童颜,步履轻松,活跃在贡献余热的岗位上。这样大的差距,固然与平素的身体状况和遗传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与预防保健及正确的治疗早期先兆病有关!

心脑血管疾病数据统计

1、发病率

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超过2.7亿人,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血管疾病。

2、死亡率

我国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高达每年约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即每天人,每小时人,每10秒1人会因心血管疾病而死去。

3、复发率

以脑中风为例,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

心脑血管疾病易患人群

老年人。老人身体素质下降,自身免疫力较差,抵抗力也大不如以前,一旦出现四肢麻木、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特别注意。

胖人。体内脂肪多,胆固醇超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饮食不规律。尤其是暴饮暴食,经常吃刺激食品,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

喜欢抽烟喝酒。这两种不良生活习惯易损伤器官,阻碍血液循环,并进一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压力大。压力大影响神经系统,易造成体内器官运行紊乱,如不经调节,长此以往也容易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疾病7种早期症状

1、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的胸骨后或胸左部疼痛,伴有出汗或疼痛放射到肩、手臂、颈部。

2、体力劳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现象。

3、饱餐、寒冷、看惊险场面时感到心悸、胸痛。

4、睡眠时感到憋气,需高枕后才好转。

5、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6、上楼时比别人更容易胸闷、心悸。

7、长期发作左肩痛。

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技术及诊疗方法不甚了解,觉得手术会有高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最佳急诊介入手术,错失救治良机甚至失去了生命。

其实,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又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冠心病介入治疗创伤小、效果好。但据不完全统计,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很不理想。因此,冠心病患者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

高血脂

高血脂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高脂血症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升高。

在高血压的治疗过程中,当血压长期稳定后,即可试行减少药物剂量和种类,以最少的药物和尽可能低的剂量维持目标血压。而对于调脂药来说,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血脂达标后可以减量或停药。临床观察显示,达标后调脂药减量往往会引起血脂反弹。同时,减量也容易动摇患者坚持降脂治疗的信念,不利于长期疗效的维持。因此,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如出现严重或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就不应减量或停用降脂药。

肺源性心脏病

这种疾病也简称为肺心病,主要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呼吸道疾病发展而来,会引起心脏右室肥大,严重的患者会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出现,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心血管疾病。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