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高血脂症、动脉硬化、高血压等所致的心脏、脑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是我国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本病可表现为心慌、胸闷、呕吐、肢体偏瘫等。本病可引起心脏、血管、脑组织病变,导致循环、神经、泌尿、运动等多系统受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积极治疗可以延缓、控制疾病,改善预后。为什么会得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血液粘稠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运动等等,可导致血液黏度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等。吸烟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疾病更容易发生。其他如肥胖、劳累、不良生活习惯、情绪紧张等可促进心脑疾病的发生。怎么知道得了
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病变部位不同,临床症状所有不同典型症状·心血管疾病:心慌、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胸闷不适等。·脑血管疾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头晕、头痛、耳鸣等。其他症状心血管疾病:水肿、发绀、晕厥、咳嗽咯血、虚弱、嗳气、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等。脑血管疾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口齿不清;记忆力下降;突然视物模糊或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恶心呕吐等。如何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抗血小板治疗、保护血管内膜治疗、降脂治疗、抗凝治疗、手术治疗等。中医观点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气滞血阻所致。
《素问·痿论》谓:“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则谓:“诸血者皆属于心”。
脉为血府,与心相连,使血畅流脉中,环周不休。若外感寒热,邪伤气血;或情志不和,气滞血阻;或生活失节,痰淤内生阻脉,或久病气弱,均可致使气血失衡。脉中血行受阻,淤阻脉道,则发胸痹心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则发惊悸。
若气机逆乱,上冲于脑,则见眩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若淤血上停于脑,阻于脑络,则见突然言语不清、半身不遂或身体麻木等症状。脑病多因六淫七情所致,外感内伤之邪均可使脏腑经络功能失常,气血运行失常,不仅可使气血逆乱与失衡,而且可产生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而发脑病。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议心脑血管患者采用中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及早